综合所有的结构化面试题型来看,综合分析题都是重头戏,而社会现象类题目更是综合分析题中的重中之重。如何答好社会现象,尤其是在答题初始吸引住考官的目光,一招制胜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老师带领各位考生详细了解:
因为社会现象一般习惯于问我们“对此,你怎么看?”要想回答怎么看,无非就是在作答的时候给个好坏之类的评价,考官在最开始也是希望考生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如何表达就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了。我们见过外交部发言人对于国际问题的表态,对于是非问题我们是果断而坚决的,但是对于一些“有内涵”的问题我们的表态又需要艺术,同样的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也要拿捏这种分寸。这里我向大家分享一下社会现象表态的三个境界,希望可以帮助考生们在表态时应付自如。下面我们以一道题目为例来分别跟大家分享一下三种不同方法分别如何进行表态。
赶快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不要忘记用到面试中哟~
【例题】当下出现了很多青年人过马路的时候玩手机,上厕所的时候玩手机,甚至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家依然在互相刷着手机,对于低头族现象,你怎么看?
第一境界之直截了当。刚开始我们在对题目深度理解不够的时候可以选择直截了当的方式去表态,直接呈现好坏或许显得我们语文老师像是体育老师教的,所以稍加修饰就可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即同义词替换法,好的同义词有点赞、弘扬、鼓励、支持等等,而不好的同义词替换我们可以选择难过、应该反思、要引起重视、要加以规范等等,如此表态既简单又能不过于太Low。例如,面对目前“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我认为交警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加以管理,多措并举,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二境界之感性表态。即从生活的角度切入,其实很多社会现象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如“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低头族现象”等等,我们自己很可能就是促成该现象中的一员,因此对于此现象我们一定是感同身受,可以引起大家共鸣的。此时,我们就可以巧妙的利用这一思想,从生活的角度谈谈我们自己的感受来作为表态。例如,我想在坐的各位都曾可能是“中国式过马路”中的一员,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下我们都想去争抢那几十秒的时间扎堆过马路,但我想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每次侥幸的背后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第三境界之理性表态。即从国情社情的背景切入,尤其是对热点事件谈看法,一般都是意在考察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需要我们明确事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投射到国家宏观大政方针背景上往往可以找到其本质。我们若能在答题初始一针见血,简明扼要的呈现其本质问题,必然可以吸引考官。例如,目前我国的交通压力明显,国人的规则意识较差,而目前政府各职能部门对于交通管理存在漏洞,很多人借此成为了漏网之鱼。
当然并不是某个境界的就一定好,某个境界的表态就一定不好,因此,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题目中选择合适的方法给出不一样的态度。结合具体题目以及考生自己的特点,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表态方法,争取一招制胜,考场夺冠。
实战派辅导 浸泡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