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材料一:城乡一体化建设内容,
材料二:a市哪些特色资源的介绍,
材料三:市特色小镇五年计划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问题:
1、小镇“进化”,但人没有进化,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2、A乡政府工作人员去B乡调研,要求秉承三严三实,开展一次特色小镇的调研,请通过小组讨论,形成一致的调研方案,
3、要求5年内把A镇打造成特色小镇,请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具体的工作设想。
【参考解析】
【第一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城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据国家权威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文明,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文明,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许多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独特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词中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 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有鉴于此,城镇化不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和面积的扩张。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只有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而且推动农民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才能切实实现在城镇化过程中为民谋福利的终极目标。
几家欢喜几家愁,城镇化过程中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比如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但是我们也应该警惕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不容忽视、亟待完善的多个问题,尤其是以下问题:
1、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在城镇化建设和推进的过程中,长期以来各地过于追求城镇化的高速度,而忽略了质量,过分注重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张,甚至地方政府把农村用地征为城镇用地,用作发展城市第三产业,但是之后城镇人口却没有同步增长,导致了土地没有充分利用,使得当地的土地城镇化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酿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鬼城现象。
2、城市的发展资源分配机会不均,且配套设施不完善。
在城镇化过程中,配置和发展的核心大部分在一线城市,大量的优质公共资源被用来支持大中城市,而小城市或者偏远的城市则资源紧缺。这样就造成了人口在大城市过度集中,资源更稀缺,同时无形中增加了大城市的承载负担。小城市也因为资源少、配套设施不完善,出现人才紧缺、经济不能相应提高的棘手问题。
3、农民的“半城镇化”的“太空人”现象严重。
随着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乡背井,涌入城市寻找生存、发展的机会,但因为处在不公平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无法相应的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公共服务。既有离开故土的无奈,又有不被城市接纳的落寞,农民仅仅是实现了地域和职业的转变,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转变,使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太空人”越来越多。
4、城镇化忽略了“软实力”的提升。
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结合才能筑造和谐的城镇化。虽然硬实力代表着城市发展与现代化、工业化的整体水平,更多的反映出GDP效应,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宏伟气派,从硬实力方面提升了城市形象,但是城市管理者却忽略了城市生态、人文环境、社会管理创新的投入和建设。一个个冷冰冰的水泥盒子也换不回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名称。
问题的出现不可怕,最关键的是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并尽早行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比如:
1、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的城市户口问题,同时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破解“三农”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农村,多措并举地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要关注户口背后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障水平,改善农村医疗条件,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3、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运作更顺畅、管理更高效的新型行政管理体系,积极构建地方特色的经济格局,形成上下联动的经济产业发展格局,推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
4、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以物为本”的城镇化转化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从本质上注重对人人的管理和服务,把“人”作为实质和核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力求全体人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实战派辅导 浸泡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