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 江苏
针对网络上经常出现谩骂造谣现象,某高校将不准在网上谩骂造谣写入学生守则,引起一片争论,你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测评要素】分析能力
【答案要点】(1)此举有助于引导和提高公众在虚拟世界中的文明素质,有助于提升网络道德;但将"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写入高校校规恰恰体现了高校管理者的困惑和无奈。(2)某高校的此做法反映了以下问题:第一,高校此举从侧面反映了目前网上骂人现象的普遍存在。第二,高校师德师风亟待加强,网上关于教授粗口、师生不当关系、论文抄袭等新闻层出不穷,彰显了师德、师风存在很多问题。第三,中国的学校教育存在问题。从小到大,不管学生守则里的条例写得多完整,却很难实施到位。第四,中国的法制建设不够完善。在网上公然地对人进行人身攻击,诽谤造谣,却没有有力有效的法律法规予以制约。第五,政府的监管不到位。对于网络监管,政府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机制。(3)网络的虚拟性给大家提供了言论自由的空间,也被广大受众所接受,至于如何避免网上骂人的情况出现,我认为仅凭借高校校规很难根除。首先,网络上虚拟空间匿名性导致个人行为无法受到约束。而学校在校规中加入网络上不骂人一条,对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精神文明建设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加强自律,能够做到在匿名情况下与真实情况下一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此举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时下高校当中流行的"校规依赖症"。其次,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净化网络空间。不管是网下还是网上,只要违背道德规范,就必须有相应的法律制度进行制约。只有做到有法可依,制约才会有效。最后,政府要加强网络监管。只有在政府层面做好网络监管工作,辅之以道德宣传提高网民素质,才能有效地规避骂人现象和行为。(4)中国是礼仪之邦,是文明古国。几千年前,大学者许衡路过一棵梨树,见许多人都纷纷摘梨以解渴,可是许衡不摘,别人劝他,梨树的主人不在,可以摘来解渴。他却说:梨无主,我心有主。古人尚且能如此自律,今人更应如此。只要人人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得到和谐发展。
2008-1-1 江苏
某乡镇为了疏通公路进行修筑,需要拆迁一部分民房。已提供了临时居住地,一部分村民已经搬迁。但有一位老人留恋祖宅不肯搬迁,作为搬迁组工作人员,你如何和老人进行谈话,以说服他搬迁?如果谈话中途老人提出要去医院看病,你会怎么做?
【测评要素】情境应变
【答案要点】拆迁民房疏通公路,是某乡镇为了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决策。作为搬迁工作组的工作人员,我们既要确保拆迁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又要做到文明拆迁、合法拆迁、和谐拆迁。针对老人因留恋祖宅不肯搬迁的问题,我作为搬迁组的工作人员要动员老人搬迁,实现老人搬迁目的,我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调查研究〗谈话前深入了解情况。我会从侧面了解老人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在我的能力范围内,主动帮助老人解决。
〖全面处理〗在掌握了老人的详细情况以后,用适合老人的沟通方式进行沟通说服工作。比如:可以通过拉家常的方式逐步了解老人性格、生活习惯、生活状况和老人对居住地的特别需求,以诚待人。就老人的要求向有关领导汇报,尽量满足老人的拆迁补偿等合理要求,为老人解除后顾之忧。认真向老人介绍临时居住地的情况,宣传国家拆迁政策,让老人充分了解乡镇公路建成通车后给乡镇发展以及他个人的生活条件方面带来的好处。如果条件允许,带老人到临时居住地参观,消除他的疑虑。另外可以动员老人的老邻居老街坊老朋友等等来做他的思想动员工作。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会得到老人的理解和配合。进行城市建设,必须把维护好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让广大市民群众成为城市建设的受益者,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得到更多的实惠。特别是对那些困难群众,更应在拆旧建新过程中,努力帮助他们改善居住条件。临时居住地毕竟不是长久安身之地,我还要注意向老人介绍未来当地的建设规划,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带领老人到已经建好的居民小区进行参观访问,彻底打消老人的后顾之忧。
实战派辅导 浸泡式学习